欢迎来到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芷兰 > 风采芷兰

爱与恨的边缘

发布时间:2013-03-30 点击率:

  两年以前,也就是我对《百年孤独》几乎爱不释手的那段时间,我对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敬仰已达到了狂热的地步。那时课业还不是很繁重,好几个晚上我都手持一只短而尖的铅笔,一动不动地坐在书桌前,酝酿着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像福拜楼解剖爱玛那样,我也要解剖布恩蒂亚家庭。
  我握着笔,就像是握着一柄锋利的手术刀。然而,每当我要开始动笔的时候,这柄小刀和我刚开始的信念便倏然不见。眼下的布恩蒂亚家庭就像是马尔克斯用心孕育的一支翅翼庞大的风蝶,不断变化两翼蛊惑人心的眼纹。这时我才察觉到,作者那老练的机关和变化莫测的画面,会在我拿起小刀的瞬间悄然消逝。于是,对我而言,远远观望这部作品中的梦,或许最为美好。
  前段时间看见过一句话,一直念念不忘,“站在生与死的边缘,然后被两者同时抛弃”,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生活在这个世界却毫无存在感。所以我固执地认为生与死的那个边缘,便是孤独。
孤独,与宿命。所有人都逃不出这个怪圈,就像是受了诅咒般,这个家庭仿佛陷入了循环怪圈,由盛转衰,再由衰转盛,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庭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背景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苍白无力,孤独执着着留下悲伤的痕迹,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独体,所以马尔克斯说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一个体面的协定,有的人想睡觉,但不是因为困倦,而是出于对睡觉的怀念。同样,孤独也是如此,并不是需要孤独,而是早已习惯与孤独为伴。
  我一直坚持,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孤独,独自沉寂在自己的世界,又像是一个武林高手无人与他较劲。伤筋动骨声嘶力竭歇斯底里愤怒悲伤安静压抑都只有自己一人。
  我们应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一本书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思考,而个人的思考,与人无关。(高170班梅玫,此文获学校2012年“书香校园”征文大赛一等奖)